城镇化快速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开发强度过高,大量的硬质铺装如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沥青等不透水的材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破坏了自然“海绵体”。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问题: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外排,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不良后果,也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3月18日住建部印发了关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倍受重视。
采用透水路面解决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回补和释放是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道路利用透水砖铺设后,一方面能够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透水砖为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的环保生态型道路材料。